广东亚太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电话:0758-3138308 / 3138299
传真:0758-3138300
联系人:朱先生 手机:13925930880
    罗先生 手机:13822686848
网址:www.yataifucai.com
邮箱:fcsy@yataixcl.com
厂址:广东省四会市南江工业园永盛路11号
  • 凝聚共识,共启新程 , 2025年度目标启航大会成功召开

            2月9日下午,广东亚太新材料2025年度目标启航大会在企业内部隆重举行。本次大会聚焦各部门年度工作目标分解与行动纲领阐述,旨在为新一年的发展指明方向、统一步伐。金属材料事业部、复合材料事业部各部门依次登台汇报。董事长朱增余在大会上作出重要指示,提出了高质量、高水平、高价值的经营管理思路。强调统一思想、纲领与行动的重要性,为全体员工注入奋进的动力。


    会上,各部门领导紧扣主题,展开了全面且深入的发言,展现出各自部门的清晰思路与务实举措。

    复材商务部和金属销售部领导的发言着眼于市场开拓与客户关系维护。在2025年,商务部致力于通过精准市场定位和多元化的营销策略,扩大公司的市场份额。计划加大对重点客户的深耕力度,同时,积极开展市场调研,每月定期输出市场动态分析报告,为公司决策提供有力支撑。

    研发部的战略方向聚焦技术创新与产品升级。新的一年,研发部计划投入更多资源用于基础技术研究和前沿技术开发,力求在结构设计、力学仿真分析等关键领域取得突破性进展。在产品创新方面,计划推出12款具有创新性的新产品,确保产品性能在同行业中保持领先地位,并满足客户日益多样化的需求。此外,还将加强与高校、科研机构的合作。

    工程部的重点聚焦在生产技术优化和工艺创新上。为了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将在2025年对现有生产工艺进行全面升级,引入先进的自动化生产技术,实现生产效率提升。针对生产工艺,展开深度优化研究,通过改进工艺流程和管理方法,降低生产成本。同时,建立技术支持体系,为生产部门和售后团队提供及时、高效的技术咨询服务,确保生产过程的稳定性和产品的可靠性。

    制造部则将目标锁定在生产能力提升和制造成本降本上。计划通过设备更新、人员培训等方式,使生产能力提升,以应对市场需求的增长。

    在供应链管理方面,加强供应商的合作与筛选,与优质供应商建立长期战略合作伙伴关系,确保原材料的质量和供应的稳定性。同时,推动供应链的数字化转型,实现生产计划、库存管理、物流配送等环节的信息化和智能化,提高供应链的运作效率。

    品管部在保障产品质量方面提出了严格的目标和措施。新的一年,品管部将进一步完善质量管理体系,加强对生产过程的实时监控和抽检力度,建立质量投诉快速响应机制,确保客户反馈的质量问题在[8H]内得到有效解决,并对问题进行深入分析,持续改进产品质量。

    行政人力资源部强调在组织管理与人才建设上的发力。2025年,行政人力资源部将优化公司内部组织架构,提高管理效率和决策科学性。计划制定并完善一系列人力资源管理制度,建立科学合理的绩效考核和薪酬体系,激发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力。在人才招聘与培养方面,加大引入高端人才和行业精英的力度,打造一支高素质、富有创新精神的团队。

    各部门领导的发言展现了各部门在新的一年里的雄心壮志和务实举措,为公司的全面发展描绘了清晰的蓝图。汇报结束后,各部门宣读目标承诺并签署目标承诺书。

    董事长朱增余在听取各部门的汇报后,作出重要指示。他指出,2025年是公司发展的关键之年,面临着诸多机遇和挑战,全体员工要统一思想,深刻理解公司的发展战略和目标,将个人的工作与公司的整体目标紧密结合起来;要统一纲领,明确各项工作的重点和方向,确保各项工作有条不紊地推进;要统一行动,在工作中相互协作、相互支持,形成强大的工作合力,向高质量发展转型。

    此次2025年度目标启航大会的成功召开,使各部门明确了目标,凝聚了共识。相信在董事长的战略引领下,全体员工统一思想、纲领和行动,必将推动公司在2025年取得更加辉煌的成绩,实现公司的可持续发展。

    +详细阅读+发布日期:2025/2/13
  • 采用100%碳纤维全覆盖车身 中国第一超跑昊铂SSR上市交付



    10月9日,广汽埃安昊铂品牌之夜暨昊铂SSR上市交付盛典在中国第一条超跑生产线举行,广东亚太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朱增余作为重点供应商合作伙伴应邀出席盛典。

        昊铂SSR零百加速1.9秒,1200马力的超级跑车,采用100%碳纤维全覆盖车身,在方向盘、前内饰板等部位也大量采用了碳纤维材料,被誉为汽车工业皇冠上的明珠,也是中国汽车产业从大到强的关键钥匙。


        广东亚太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2022年就从车型研发设计仿真、工艺开发、产品验证参与前端发。项目定点后从成型模具、加工治具、粘接工装、总成检具、热压罐工艺制造、数控加工、粘接成型、表面涂装全流程制造,历经7个月成功开发合格的产品装车配套,跟随广汽埃安昊铂获得荣耀。

    图:CNC加工处理

    图:坯件打磨

    图:表面精抛光


    图:光棚检测

        接下来,广东亚太公司将继续沉淀开发昊铂SSR全碳纤维车身覆盖部件的技术积累,为有需要新材料轻量化应用的主机厂提供专业全流程开发的服务。同时,加快建设年产100万件的高性能复合材料汽车零部件基地,为我国汽车产业轻量化规模应用作贡献。




    +详细阅读+发布日期:2023/10/11
  • [转发]让新能源汽车“轻”装上路! 亚太新材料扎根肇庆18年, 以创新为发展开路

    文/西江日报记者 谢江涛


    刚过去不久的国庆假期,广东亚太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亚太公司”)上下沉浸在一片欢乐与振奋中。由该公司主导制定的汽车行业碳纤维复合材料首个国家标准批准发布,并于国庆当天正式实施。

    “在经济全球一体化的今天,没有标准就没有话语权,也不会有应用市场。”亚太公司董事长朱增余表示,该标准有效填补了我国汽车轻量化用碳纤维复合材料覆盖部件标准的空白,为我国汽车工业轻量化发展提供有力的技术标准支撑。

    敢为人先的开拓精神早已烙印在亚太公司的发展轨迹上。作为一家扎根肇庆发展18年的制造业企业,亚太公司始终保持“创业者”姿态,从传统金属精加工起家,到转型跨入汽车零部件行业,再到复合材料汽车零部件领域的跨界发展,以实干笃定前行,用创新为发展开路,一步一脚印,不断为“肇庆制造”崛起贡献企业力量与担当。

    “两次创业”蹚出发展新路

    2003年,主营传统不锈钢线材的精加工的亚太公司正式落户四会。公司创办伊始,就定下了“创新引领发展”的经营战略,之后几年间,亚太公司不断做精做强以环保型不锈钢光亮线为主导的产品,并成功制定了广东省地方标准。

    1635343275373070.png

    亚太公司生产车间。 亚太公司供图

    2006年,亚太公司迎来了第一次转型契机。

    “当时我们了解到国内雨刮器用的中高端不锈钢支条制造技术处于空白,基本依靠进口,所以公司做出了企业转型发展的重要决定。”朱增余回忆说,突围发展的机会稍纵即逝,为此他们马上与广东工业大学开展了产学研合作,瞄准精密塑性加工高端异型线开发,并研制雨刮专用设备,推动“研发、专利、标准”三驾马车同步迈进。

    历时2年半的时间,亚太公司成功开发出国内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雨刮器不锈钢支条”,获得世界500强德国“博世”集团中国公司的认可,成为“博世”雨刮器体系重要供应商。“凭借这项自主创新产品,我们不仅在2008年完成了逆势发展,还在2009年实现了产值翻番。”朱增余说。

    2015年,在了解到汽车轻量化已成为国家汽车战略方向之一,复合材料的轻量化和可设计性是其最大的市场竞争优势后,亚太公司果断作出“二次创业”的决定,开启了研发以碳纤维为重点的高性能复合材料的转型之路。

    功夫不负有心。经过不懈努力,短短几年间,亚太公司聚集了一大批行业优秀人才,现有研发人员60多人,占公司总人数一半以上,先后组建了省碳纤维复合材料汽车零部件制造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一流研发平台,并研发了一系列复合材料的核心专利技术,主导制定汽车行业碳纤维复合材料首个国家标准。

    1635343120258199.png

    中航通飞华南公司授予亚太公司刻有“助力鲲龙 为国铸器”牌匾。亚太公司供图

    去年,面对疫情不利影响,亚太公司派出55名仿真设计、工业设计工程技术人员到中航通飞华南飞机工业有限公司进行服务,全面完成了国之重器“大型灭火/水上救援水陆两栖飞机(AG600)”的设计任务,得到中航通飞华南公司的高度认可,并被授予牌匾表达感谢。

    看着牌匾上镌刻的“助力鲲龙 为国铸器”八个醒目大字,朱增余和亚太公司上下都感到特别自豪。“转型打磨了我们的技术和人才,让我们翻开了发展新篇章,更让我们收获了成色更足、分量更重的成就感。”朱增余说。

    自主+联合,走好企业创新路

    在转型的路上,科技创新成了亚太公司最称心的攻关利器。

    从2015年开始,亚太公司一直致力于以碳纤维为重点的高性能复合材料的研发,现已累计投入研发资金超1亿元。朱增余坦言,这笔数额不少的研发资金是公司运营多年积累下来的,但他还是顶着不可预知的压力,毅然将这笔资金投入到“二次创业”中去。他说,创新不一定成功,但只有持续创新,企业才会获得旺盛的生命力和活力,才能打开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创新是个系统工程,除了资金投入,人才、技术和设备也是支撑企业创新的重要因素。

    为节省创新综合成本,亚太公司决定走自主创新与联合创新相结合的创新之路:没有人才和设备,就牵手“大院+大所+大企+高校”组建“产学研”合作团队,联合攻关技术难题,共同研发适用性更强的智能制造设备;没有技术,亚太公司就组建“三心两站一分部”研发平台,即省级企业技术中心、两类别省级工程研究技术中心、省院士工作站、省博士工作站,以及高性能碳纤维制造及应用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应用研究分部,让公司研发创新能力得到大幅提升。

    1635343055513707.png

    亚太公司研发的复合材料汽车底护板。亚太公司供图

    真金白银投入、真心实意钻研,为亚太公司高性能复合材料轻量化产业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目前,该公司已发展成为全国排名前列、华南地区实力最强的高性能复合材料研发企业之一,在行业内具备了广泛的影响力和强大的竞争力,其科研能力得到中航通飞华南工业有限公司以及东风猛士、北汽、广汽、长安新能源等汽车行业巨头的充分认可。

    浩荡的创新之路也非一帆风顺。随着企业不断发展,订单不断增加,企业生产能力匹配不足的问题逐渐显现。“虽然我们的产品在市场上很有竞争力,但主机厂对供应商配套能力要求非常高,在依靠企业独立资本支撑下,难以满足投产达标要求。”朱增余表示,希望政府对本土企业成果转化、增资扩产、高端人才引入等方面给予更有吸引力的支持,帮助企业聚集人才,加速成果转化,走好走稳创新发展“最后一里路”。

    做企业要“嘴上吃着、手上拿着,还要眼睛盯着”

    当前,新能源汽车及汽车零部件产业已成为我市“4+4”产业体系的重要组成。除了引进链主企业壮大产业发展,加快本土企业成长、提高“地配率”也十分关键。

    这几年来,亚太公司针对我市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不断调整产品攻坚方向,自主研发出与新能源汽车配套的系列高性能复合材料产品,包括特种车上车体、前机盖、翼子板、顶盖横梁、保险杠等,为新能源汽车提高电池续航性能、实现轻量化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

    朱增余表示,未来5年,亚太公司计划投入10亿元,建设一个以高性能复合材料为主的新材料高科技专业园区,引入多台套国内外领先的智能化成型设备,实现年配套100万件复合材料汽车零部件的生产能力目标,推动新能源汽车产业加速轻量化发展进程。

    当然,新能源汽车产业要真正做大做强不仅是一两家企业的事。

    “做企业就要‘嘴上吃着、手上拿着,还要眼睛盯着’。”朱增余表示,要推动我市新能源汽车产业再上新台阶,就必须团结更多本土企业,常怀“家园意识”“工匠精神”,进一步打开视野、敢于冒险,加速壮大发展步伐,争取进入小鹏汽车、宁德时代等链主企业的供应商体系,为“肇庆制造”崛起贡献更多企业力量。

    ▲编辑:孙林颖

    ▲二审:伍欣琦

    ▲三审:李纯

    【本文转自 西江日报

    +详细阅读+发布日期:2021/11/8
首页 前一页 1 2 3 后一页 末页 1/3页 共7
公司首页 | 关于我们 | 新闻中心 | 产品展示 | 技术应用 | 行业应用 | 服务支持 | 招纳贤才 | 联系我们